小传感器的大妙用,收集数据还能帮记者完成选题调查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传感器可以“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电信号获其他形式进行输出。通过这一过程,就能够完成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需求。
也许这么说,你会觉得传感器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远——但实际上,传感器无处不在。使用过智能手环的人应该知道:这些手环可以帮助测量佩戴者的心率、脉搏等生理信息,这就是传感器在工作。除了可穿戴设备,在我们的手机里也有传感器,每天“微信运动榜”获得的数据就是由手机中的传感器捕获的。
别以为传感器测量到的这些信息没什么作用,除了监测你每天的生理数据是否正常以外,传感器在未来很可能成为记者的一大利器:它既可以帮助记者收集报道所需的相关数据,也可以帮助测量用户对某一报道的具体反映,甚至可以配合人工智能直接生成相关的可视化作品……
用传感器让受众参与到报道过程中
也许你会觉得让受众参与到报道过程中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传感器的确可以实现这一点——当然,受众只是参与到报道前期的数据收集工作中来。
早前,美国路易斯维尔电台和肯塔基州调查报道中心就联合策划了一场与受众协同工作的报道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他们向肯塔基州的人民发放可穿戴设备,并号召他们参与到这一场“大规模”的健康数据收集工作中。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对参与者的心率、脉搏以及睡眠时间等健康数据进行长达数年的收集工作,来完成有关肯塔基州的居民健康状况的深度报道。此举不仅可以帮助记者搜集到大量真实有效地数据,还能够让受众大规模地参与到报道过程中。通过让受众参与到报道过程中,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他们对于报道的兴趣。试想,哪个人会对自己参与数据收集工作的报道不感兴趣呢?
除了上面这个例子以外,纽约公共广播电台还曾举办过一个名叫“Cicada Tracker(蝉迹追踪者)”的新闻项目。在这个项目中,纽约公共广播电台号召公众使用传感器来追踪春天里的蝉鸣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中所有传感器都是参与者根据纽约公共广播电台提供的教程自己动手制作的!
在完成所有的数据收集工作之后,纽约公共广播电台将所有数据制作成互动地图,让参与者可以直观的看到蝉的分布情况。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点表示参与者在此次活动中的不同经历:灰色表示参与者仅仅听到了蝉的叫声;白色表示参与者见到了蝉蛹;黄色表示参与者看到了刚破蛹而出的新蝉;橙色则表示参与者看到了成年的蝉。不同颜色的点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并且根据蝉数量的多少,点的面积也会随之变化。
Cicada Tracker活动中纽约公共广播电台制作的互动地图
此次活动让受众参与到整个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不仅如此,在最终的呈现过程中,互动地图的形式也能让受众对于蝉的分布状况有非常直观的感受。
用传感器完成不易完成的选题
除了调动受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报道过程中来,感器还可以帮助记者完成很多不太能够轻易完成的选题。
早前,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位教授突发奇想,在自己托运的行李箱中安装了一个震动传感器,通过这个传感器来查看航空公司是如何对待他托运的行李的。
整个测量过程中捕获的数据是由一个波形图显示的,图中曲线的振幅越大,则说明行李箱受到的撞击越大。通过这一实验,很容易就能发现航空公司并没有“温柔对待”那些托运的行李——因为除了飞行途中的正常碰撞以外,还有几次高强度的“非正常”碰撞。
也许记者可以如法炮制,将震动传感器装进快递包装中,看看快递员有没有友善地对待我们的快递。
用传感器测量受众反应
关于使用传感器来测量受众反应,早前在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开展的国内首次剧场传感实验“战马袭心”中就已经进行了尝试。在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给志愿者佩戴了皮电传感器。一旦志愿者在观看话剧的过程中变得亢奋或是镇静,他们的皮肤电阻也会产生变化。通过测量这一变化,就能够为这些志愿者做出一份详细、完整、具有强参考性的“观剧体验报告”——你可以准确的说出哪些段落让测试者感到激动。
“战马袭心”实验中给用户佩戴的皮电传感器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测量用户体验,也能够帮助广告从业者找出最合适的广告插入位置。举个例子:在完成广告片的拍摄之后,可以将完成的广告给不同的人试看,在试看过程中通过皮电传感器来测量出具体哪个片段最能让测试者感到激动,在后期制作时就可以将相应的产品、商标插入到这一部分,保证广告在播放时有最佳的传播效果。
传感器的出现,丰富了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所能使用的资料。并且这些由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能够让报道德准确度变得更高。不仅如此,传感器还能够让受众参与到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来,增强用户与媒体之间的互动。甚至,通过对传感器捕获的数据进行分析,很可能就可以做出极具预测性的报道——比如通过监测空气质量来预测是否会出现雾霾……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感器未来在传媒行业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辑:admin 最后修改时间: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