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的定义与意义
任何概念都是有一定的依据和原理的,在电子元器件领域中有很多专业术语,而对这些专业术语不了解的话,就难以确保对这个行业相关信息有所理解。就拿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来说,这个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即热敏电阻器的芯片(一种半导体陶瓷)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材料,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B值,所以种之为材料常数。B值可以通过测量在25摄氏度和50摄氏度(或85摄氏度)时的电阻值后进行计算。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而温度系数就是指温度每升高1度,电阻值的变化率。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将B值换算成电阻温度系数:电阻温度系数=B值/T^2 (T为要换算的点绝对温度值)。
NTC热敏电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不能简单地说B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看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作为温度测量、温度补偿以及抑制浪涌电阻用的产品,同样条件下是B值大点好。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B值大的产品其电阻值变化更大,也就是说更灵敏。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电阻率灵敏地依赖于温度的特性制造的半导体器件。热敏电阻最...时间常数τ是描述热敏电阻热惰性的参数,它的定义是当热敏电阻的温度变化达到最初热敏电阻与周围环境温度差的63%所需的时间,各种热敏电阻的时间常数差别很大。
以上这些就是针对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的定义与意义分析。对于材料常数来说,其所能够达到的就是可以确保使得整个电子元器件的灵敏度有所保障。
编辑:admin 最后修改时间: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