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内核
发布时间:2019-05-22
嵌入式内核是在嵌入式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抽象层,它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任务管理(Task Management)、定时(Timers)、设备I/O主管(Device I/O Supervisor)、动态存储分配(Dynamic Memory Allocation)、任务间同步通信(Inter-task Communication&Synchronization)。嵌入式系统中的内核是系统的核心,系统所有的任务及所完成的功能都是在内核的控制之下完成的。我们可以编程,然后通过程序控制内核完成我们所需要的工作。
一个系统要进行工作要包括三部分,即
boot+
内核+
文件系统。而真正内核的东西其实很少,包括cpu初始化、
线程调度、
内存分配、
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
驱动这些部分。在基于优先级的调度中,内核处理任务所需的仅仅是每个任务的
优先级,倘若一个任务的优先级高于另外一个任务的优先级,那么该任务会先于另外一个任务执行。而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就需要利用分区调度来完成。在分区调度中,内核要求任务分成许多组,每一个组中含有许多相关的任务。分区调度器根据一系列的时钟窗口来执行某个任务。每个过程中的任务只有当时钟窗口来临这个任务时才开始运行,所有过程中的其他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则不能运行。
用户空间:应用程序 C库 系统配置文件等
内核空间:在内存中,用户一般不能直接接触到(系统调用接口,体系结构相关的一些代码等等)
其实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是程序执行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通过系统调用和硬件中断能够完成从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转移。
内核架构
内核架构是有七个子系统组成的。
1. 系统调用接口模块
6. 网络协议栈子系统
目录文件
内核源码下几个重要的目录文件
arch目录:arch是architecture的缩写,内核所支持的每种cpu体系,在该目录下都有对应的子目录。每个CPU的子目录,有进一步分解为boot,mm,kernel等子目录,分别包含控制系统引导,内存管理,系统调用等
drivers目录:设备驱动程序
include目录:内核所需要的头文件,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在include/linux子目录下,与平台相关的头文件则放在相应的子目录中
fs目录:存放各种文件系统的实现代码,每个子目录对应一种文件系统的实现,公用的源程序用于实现虚拟文件系统VFS
内核配置编译
内核配置
下载解压内核源码,在内核源码目录下,有两个命令可以配置内核
2. make menuconfig: 基于文本模式的菜单型配置(这个配置方法更直观、简单、高效)
三个选项所代表的意义:
<*>选择该功能,该功能会被编译进内核,运行在内存中
选中该功能,内核模块,不编译进内核,会将相应的模块编译成.O文件,然后放到相应的目录下存放在硬盘里面,当要用到该功能时,内核会把该功能加载到内存中,不用的时候从内存中删除,这样可以节省内存,提高内存利用率
< >本次编译不选中该功能
内核配置的结果:内核配置通常是在一个已有的配置文件基础上,通过修改得到新的配置文件,linux内核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内核配置文件,位于Arch/$cpu/configs
内核编译
X86: make bzImage
arm: make uImag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安装内核
内核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