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江南娱乐手机客户端 官方网站!
MCU (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又称为单片机,是把简化后的CPU通过集成存储、计数器、接口等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专注于控制功能。
市场规模高达千亿元,前五大厂商瓜分了82%的份额
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MCU可以分为专用型和通用型两大类。其中,专用型MCU的硬件和指令是面向特定用途设计的,而通用型MCU则是将可开发的资源(如ROM、RAM、I/0等) 全部提供给用户,性能较为全面,在全球市场占据了73%的份额。
根据总线位数的不同,MCU又可以分为4位、8位、16位、32位、64位,位数越高,运算能力越强,提供的功能越高级。根据IC Insights的统计,目前32位和8位的MCU是市场的主流。其中32位占据44%的市场份额,8位占比为38%,4位份额不足1%。
市场规模方面,随着近年来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 MCU 已经成为众多电子设备普遍使用的主控芯片,驱动着行业快速发展。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21年全球MCU市场规模约为19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6.7%的复合增速到2026年将达到272亿美元。
MCU虽然进入门槛很低,但要想做大做强其实也非常不易。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并购整合,目前在MCU市场中,英飞凌、瑞萨和恩智浦三家公司均以18%的份额并列前三,而意法半导体以15.5%的份额位例第四,微芯科技则以12%的份额排列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前五大厂商虽然没有一家独大的公司,但是合计比例却占了MCU整体市场份额的81.5%。
MCU大厂TOP5业绩弹性较强
作为典型的数字芯片,MCU的整体周期波动与半导体行业呈高度正相关性。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2019-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市场对MCU产品的需求下降,全球销售额在2019年下降约13%;2021年MCU在下游家电、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能源管理等需求带动下供需紧张,市场大幅反弹23%,出货量增长13%至312亿颗,实现历史最高涨幅。
而在2022年,虽然受消费电子疲软的影响,MCU行业景气度有所下滑,但整体而言依然保持着低个位数的正向增长。其中,英飞凌、瑞萨、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前五大MCU大厂在2022年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时间来到2023年年中,此时MCU行业大部分厂商的年中业绩都已经披露完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去库存调整,目前MCU大厂的业绩情况如何?他们是如何看待当下以及未来MCU行情的发展趋势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前五大MCU厂商怎么说。
英飞凌的MCU产品主要包括TriCore AURIX、MOTIX、PSOC、Traveo、XMC等,除了TriCore AURIX采用了自研的TriCore内核,其余产品均基于ARM架构开发而成。此外,公司MCU产品多为高端32位MCU,并且主要适用于汽车电子领域,收购赛普拉斯则是帮助英飞凌提升在汽车和工业控制领域的竞争力。英飞凌2022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39.97 亿美元,净利润为21.45 亿美元。
从最新的业绩来看,英飞凌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营收达到40.89亿欧元,利润达到10.67亿欧元,利润率为26.1%;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为121.6亿欧元,同比增长20.69%。净利润为23.84亿欧元,同比增长65.10%,整体而言,公司业绩在2023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据公司预测,2023Q4预计营收约为40亿欧元,2023财年全年预计营收约为162亿欧元。
英飞凌科技首席执行官Jochen Hanebeck表示:“英飞凌能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让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这得益于我们始终专注于数字化转型和向绿色经济过渡的结构性增长动力。这也是我们采取前瞻性的长期策略并投资增加产能的原因所在。”
此外,在手订单方面,截至 6 月底,英飞凌订单积压总额为 320 亿欧元,仍然是公司年收入的两倍左右。公司表示,MCU和高压半导体等几个产品类别仍然相当紧张,尤其是MCU,公司预计紧张将持续整年。
瑞萨电子
瑞萨电子MCU产品家族中,采用瑞萨内核的主要是RX、RL78、RH850家族。后续开发的产品家族,如RZ、Renesas SynergyTM平台、RA则是采用Arm架构,以更加适应工业和物联网各大厂商的需求。瑞萨2022 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12.83 亿美元,净利润为19.29 亿美元。
从最新业绩来看,瑞萨电子在2023Q2营收为3687亿日元,环比增长2.5%,同比下降2.2%。营业利润为1291亿日元,同比下降3.5%;2023年上半年合并收入为7280.91亿日元,同比增长0.72%。净利润为1958.05亿日元,同比增长77.30%。
瑞萨电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柴田英俊表示,2023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几乎符合预期,尽管想为复苏做好准备,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一种不确定性。展望未来,公司表示第三季度整体营收将继续增长达到3700亿日元,但同比仍会下降4.5%,利润率可能出现下滑,从第二季度的35%降至32.5%左右。而从长期目标来看,公司规划在2030年将实现销售额增长至200亿美元,并成为全球前三的嵌入式半导体方案供应商,市值相比2022年提升6倍。
恩智浦
对于MCU产品线,合并前恩智浦在全球MCU市场的份额只有飞思卡尔的五分之一,2015 年恩智浦收购了飞思卡尔半导(Freescale)之后,凭借17%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MCU厂商之一。在2022年,恩智浦的营业收入为132.05 亿美元,净利润为27.87 亿美元。
2023Q2,恩智浦营收为33亿美元,同比下滑0.4%,环比增长5.7%,达到此前指引上限(32±1亿美元),主要系所有终端市场的表现都高于预期所致。Q2毛利率58.4%,同比+0.6%/环比+0.2%,高于此前毛利率指引中值(58.2%);2023上半年,恩智浦营收为64.20亿美元,同比下滑0.43%。净利润为13.13亿美元,同比下滑1.06%,主要系物联网和移动端需求下滑所致。
对于2023Q3,公司表示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达到34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中值环比增长约为3%。公司将严格管理渠道销售,保持1.6个月的分销渠道库存水平。考虑到未来时期渠道销售持续强劲,公司可能会开始增加一般库存以满足需求可能出现的反弹。
意法半导体
在MCU领域,意法半导体产品线丰富,通用型MCU产品主要有8位的STM8与32位的STM32两大家族,STM8有138种产品型号,主要分STM8S、STM8L、STM8AF和STM8AL四大系列。2007年,在下游客户对MCU低功耗、高性能的需求提升时,公司率先使用了ARM Cortex-M架构开发32位MCU的STM32产品家族,主导32位MCU市场走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STM32产品家族不断迭代丰富,至今其具备18条产品线,产品型号已达1201种,品种齐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物联网、医疗服务、安防监控等应用领域。意法半导体2022 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61.28 亿美元,净利润为39.60 亿美元。
从2023Q2业绩来看,意法半导体第二季度净收入为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毛利率49%,净利润为10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收入8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2%。净利润为20.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70%。展望第三季度,公司表示净营收将为43.8亿美元,毛利率为47.5%。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表示,第二季度营收高于我们业务前景预测区间的中位数,符合预期。展望第三季度业务,净营收中位数预计43.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环比提高约1.1%。公司预计2023全年营收约174.0亿美元,上下浮动1.5亿美元,该中值较去年同比增长8%。与2022年下半年相比,2023年下半年收入将增长约6%。
微芯科技
微芯科技是老牌8位MCU龙头厂商,公司分别在1985年和1992年采用了代表8位MCU的领先架构PIC和AVR,在8位MCU领域积累了大量忠诚客户,具备较强竞争力。2016年微芯科技收购阿特梅尔(Atmel)后拓宽32 位MCU 产品线,在全球MCU市场迅速攀升至出货量前列。目前,公司MCU产品型号超1000种,其32位MCU采用了ARM Cortex-MO+/M4/M4F/M23/M7和MIPS内核,覆盖工业、消费和汽车等下游领域。2022 财年的营业收入为84.39 亿美元,净利润为22.38 亿美元。
从其最新业绩来看,2024财年第一季度的净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2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55%,净利润为6.67亿美元,同比增长31.39%。值得注意的是,微芯科技的产品以高毛利著称,在2024Q1毛利率以68.09%的数据再次创下公司有史以来最好的水平。
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anesh Moorthy表示,在宏观经济疲软和业务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我们的收入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16.6%,这是公司连续第11个季度实现收入增长。未来,我们继续应对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协助客户降低库存风险,将不可重新安排的积压订单推迟到未来几个季度。即使我们广大的客户群体经历了需求的不确定性,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运营指标能够在这个商业周期中展现出弹性。
消费MCU领域已经触底,汽车MCU景气度依旧高企
作为智能化产品普遍使用的主控芯片,MCU广泛应用于汽车(占比35%)、工业(占比24%)、消费电子(18%)等领域,且因下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而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品类。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其中,汽车电子要求MCU向具有更高可靠性、更强的处理能力、更高的性能和更大的存储空间方向发展;而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则推动了MCU集成度的提高以配合终端产品的轻量化、小型化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则推动了MCU的低功耗设计和无线技术的发展。总体来看,从技术方向上来看,高性能、低功耗、高稳定性、高集成度等已成为MCU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针对MCU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结合自身所擅长的领域,全球前五大MCU厂商已经在汽车、工业、消费等领域推出了数以千计的MCU型号,并且已为数以万计的客户提供了软硬件的产品及生态支持服务。
1、汽车MCU
目前,在汽车MCU领域,瑞萨电子、恩智浦和英飞凌处于领先地位,瑞萨电子在发展过程中与日本知名车企(本田、丰田)形成密切合作,通过稳定供应和选代提升汽车电子MCU产品竞争力;恩智浦在2015年收购飞思卡尔之后强化汽车领域,车用MCU实力大幅提升;英飞凌深耕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通信、医疗等领域,在收购赛普拉斯后,完善了汽车电子MCU产品线。
资料来源:Omdia
对于汽车MCU行情,英飞凌表示,公司2023Q3汽车业务达到21.29亿欧元的历史新高,主要是微控制器的增长所贡献。此外,在手订单方面,截至6月底,公司订单积压总额为 320 亿欧元,超过一半是汽车订单;瑞萨电子指出,公司在2023Q2汽车业务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3.4%,占比46%,达到1694亿日元,历史季度营收排名第二;恩智浦认为,汽车业务在2023Q2营收为18.7亿美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2%,接近公司指引的高端。Q3汽车业务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少数供应短缺持续到年底;意法半导体在2023Q2汽车产品和分立器件产品部(ADG)两个子产品部均实现营收增长,其中营业利润增长73.8%,总计6.2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31.9%,同比增长7.2%。
2、工业MCU
MCU 是工业控制领域的通用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步进马达、机器手臂、仪器仪表、工业电机、能源网关等各类型工控产品中,以实现运算、控制、收集信号、传输数据等作用。
在工业MCU领域,微芯科技、意法半导体较有优势。其中微芯2016年通过收购Atmel,在工业控制领域形成了全面覆盖产品线;而意法半导体32位通用MCU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就是工业场景(B2B工业、消费工业、专业工业等领域),公司计划未来将进一步把工业MCU占比从2021年的52%提高到2026年的65%。
资料来源:Gartner
对于工业MCU当下的行情,瑞萨电子表示,虽然2023Q2公司工业、基础设施以及物联网方面的业务同比下降6.6%,但环比增加4.1%;恩智浦认为,公司在2023Q2工业与物联网业务营收为5.78亿美元,同比下滑19%,环比增长15%。2023Q3,工业和物联网预计同比下降到十几个百分点左右,环比将上升到低个位数百分比区间;英飞凌则指出,公司可再生能源的去碳化相关业务一直表现出色,鉴于这些市场的结构性动态,我们的工业驱动业务将保持强劲增长。
3、消费MCU
消费电子品类丰富,MCU可以广泛搭载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I0T设备、电子烟、玩具、家电等产品中。据Global Market nsights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预计2021-2027年CAGR将超过8%。消费电子终端由于体积限制,一般单机需要不到5颗MCU,但终端数量庞大,对应MCU应用规模可观。
在消费电子领域,微芯科技的8位MCU凭借较好的性能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意法半导体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全面布局,包括了工业网关、电信设备、家庭自动化等产品。
资料来源:Gartner
在谈及消费MCU的行情时,恩智浦指出,公司在移动领域2023Q2收入为2.84亿美元,同比下降27%,高于公司指引的高端,环比增长9%。与此同时,公司在Q1度过了消费者业务的低谷,这两者都有助于在下半年恢复增长。对于2023Q3,公司移动端收入预计同比下降到十几个百分点,环比上升到20%左右;英飞凌表示,公司计算、消费和通信相关业务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保持了相对良好的表现。为了有力地改善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库存消化和等待终端消费需求的恢复;瑞萨电子则认为,个人电脑和消费电子领域已经触底,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可能会出现一些温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