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电阻,导致了某航天产品整机甚至系统出现了故障!!!
电阻是电子设备上常用甚至必备的元器件,相信大家都知道。
近期,小编身边就出现了一个“血淋淋”的案件,“凶手”就是 —小小的电阻。电阻,功能简单,但是由于电子设备多为串联可靠性模型,任何一个元器件失效都可能导致整机甚至系统故障,不可小视。
而这次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个1Ω片式电阻失效。
1、什么是片式电阻
片式电阻器又称为片式电阻,也叫表面贴装电阻,它与其他片式元器件(SMC
及SMD)一样,是适用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的新一代无引线或短引线微型电子元件。其引出端的焊接面在同一平面上。片式电阻在电路内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电压,分担一部分电压即分压,限流保护电路,分流等,也可以用做时间电路元件和传感器等。
2、片式电阻常见的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
片式电阻的主要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为:
开路:主要失效机理为电阻膜烧毁或大面积脱落,基体受力发生断裂,引线帽与电阻体发生脱落。
阻值漂移超规范:电阻膜有缺陷或退化,基体有可动钠离子,保护涂层不良。
引线断裂:电阻体焊接时发生工艺缺陷,焊点受到杂质的污染,引线受到机械应力的损伤。
短路:发生银离子的迁移以及电晕放电。
故障现象:
由于该电阻是某芯片的供电串联电阻,阻值异常直接导致芯片输入电压偏低,芯片无功能输出。
元件失效现象:
该电阻使用时阻值增大,正常阻值1欧姆,实测阻值由4欧姆~12欧姆变化,在解焊过程中发生碎裂,成为两部分。
元件失效原因分析:
阻值增大的失效故障可建立二分支故障树,分支一为“本身存在裂纹等缺陷“,分支二为“过功率烧毁”。通过同批次电阻模拟过流情况表明,电流达到2A时电阻发生阻值变大、开裂、烧毁等现象,但该电阻后级电路最大输入电流为0.6A,不具备过流烧毁的条件。因此,该电阻失效原因为电阻本身存在微裂纹缺陷,在使用过程中缺陷发生恶化,最终导致阻值增大失效。
编辑:admin 最后修改时间: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