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布局电动车 日厂若轻忽恐重蹈手机覆辙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汽车产业,已让中国成为世界重要汽车生产国,2016年汽车产量已超过2,800万辆,不过日本汽车业者对此仍抱持轻忽态度,认为中国输出汽车仅有71万辆,且关键零组件技术如引擎、电池等,还不在国内厂商手上,日本汽车业者大可放心。
不过,根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报导,在传统汽车业领域,虽然日本汽车业者确实仍有明显优势,可是在电动车领域,日本汽车业实应担心重蹈电机业者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覆辙,成为获利最低的一环。
中国汽车工业最弱的一环,在于动力与传动系统,传统汽车的引擎有1万~3万个零件,且引擎与传动均需深厚的材料技术基础,这让国内厂商与拥有自家技术的欧美日厂相比,还差一大截。虽然在电动车领域,中国的电动马达与电池技术,也仍处于落后态势,但马达零件只有约100个,且中国是相关材料产地,要追上先进国的难度较低。
而且,次世代汽车的自动驾驶与电动车相关技术,目前是美国居于领先地位,日本主要处于合作厂商地位,如Tesla的电动车采用Panasonic的技术,日产汽车(Nissan Motor)则与NEC合作车用IT系统,实际上处于「美主日从」地位。至于中国,则被视为廉价代工组装地点,各车厂积极于当地设立组装线,以降低成本。
先前的类似情况,发生在iPhone推出后的智能手机市场,美国的苹果(Apple)与Google主导手机系统架构发展,中国工厂则负责组装,日本无从推出与美厂相提并论的系统,又被利用组装优势设立的新兴中国手机厂从价位上击败,最后只能当零组件供货商,日本手机厂几乎遭到世界淘汰。
现在美国主导电动车技术发展,与中国积极设立汽车生产厂,而日本则掌有优势马达及电池技术的态势,与智能手机产业的状况,可说如出一辙。这样的发展或许对Panasonic等车用电池厂是件好事,但对丰田汽车(Toyota Motor)等车厂来说,可能相当不利。
话虽如此,相较于产品生命周期为6~12个月的手机,汽车产品生命周期为5~10年,因此汽车业要翻盘,不至于像手机般,5年内就让日厂从全球重镇变成地位尽失。
编辑:admin 最后修改时间: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