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电容接线方法X/Y电容火线 零线 地线
安规电容X/Y电容火线 零线 地线的接线方法有很多按照具体需求来实验具体要根据实验结果来定。实践是检验准确值的唯一标准笔者
开关电源中电容器的选择
一、输入输出安规电容器的选择
1、输入安规电容器的选择
以引脚的形式分,有径向引线,轴向引线,一般选择径向引线的电容,并在安装时应尽量减小引线长度。
(电解电容剂型不得接反;耐压值选择为实际工作值的1.2~1.5倍)
2、输入安规电容器容量的选择
当交流电压u=85~265V时,经验选择k=(2~3)uF/W
当交流电压u=230V( -15%)时,k=1uF/W
(k为每单位输出功率(W)所需输入安规电容器容量(uF)的比例系数)
3、输出安规电容器的选择
a、输出安规电容器的耐压值一般留出1.2~1.5倍的余量(为了更安全可靠可以选择2倍)。(偷工减料,可能实际低于标称;再则使用久了,性能本身的衰退)
b、输出安规电容器的容量可按照1000uF/A来选择。
c、为减小输出噪声,可以在电解电容器上再并一只0.01~0.1uF的小电容。
d、可以将几只相同容量的电解电容器并联使用,以降低等效串联电阻。
(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与纹波电流,环境温度有关,纹波电流越大,环境温度越高,使用寿命就越短)设计时要注意。
二、EMI安规电容的选择
能滤除电网线之间的串模干扰的电容器,称作“X电容”(一般选择X2,常用容量范围是1nF~1uF,并联在电网之间)
能滤除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耦合电容产生的共模干扰电容器,称作“Y电容”,一端接一次侧直流高压,另一端接二次侧公共端(用于滤除10~200MHz频段的高频干扰,因此需要用短引线连接,常用容量范围是 1~2.2nF耐压值一般不低于1.5kV)
三、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
去耦电容在集成电路的电源和地之间有两个作用:
1、作为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
2、旁路掉该器件的高频噪声。
(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0.1uF,最好不用电解电容,去耦电容的选用经验算法:C=1/F,即10MHz取0.1uF,100MHz取0.01uF)
在电子电路中,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都是起到抗干扰的作用,因为电容处的位置不一样,称呼也就不一样了。(笔者这么认为)
对于同一个电路来说,旁路电容就是把输入信号的高频噪声作为滤除对象,把前级携带的高频杂波滤除;而去耦电容也称退偶电容,就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
总之一句话,旁路,退偶,都是作用于高频干扰。所以电容值要取小。
具体要根据实验结果来定。实践是检验准确值的唯一标准笔者
交流电输入分为3个端子:火线(L) / 零线(N) / 地线(G)
LG/NG并接的电容为Y电容;LN并接的电容为X电容。
X电容是用于差模滤波的,即并联于输入的两端.滤除L,N线之间的差模信号;Y电容用于共模滤波,它接于L于地或N于地之间,滤除L对地或N对地的共模信号,(Y电容通常对称使用) 它们都是安规电容.
在交流电源输入端,一般需要增加3个安全电容来抑制EMI传导干扰。
交流电源输入分为3个端子:火线(L)/零线(N)/地线(G)。
在火线和地线之间以及在零线和地线之间并接的电容,一般统称为Y电容。 这两个Y电容连接的位置比较关键,必须需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以防引起电子设备漏电或机壳带电,容易危及人身安全及生命。它们都属于安全电容,从而要求电容值不能偏大,而耐压必须较高。
一般情况下,工作在亚热带的机器,要求对地漏电电流不能超过0.7mA;工作在温带机器,要求对地漏电电流不能超过0.35mA。因此,Y电容的总容量一般都不能超过4700PF(472)。
(注:也就是L或N通过Y电容接到了插头的地线G上,而G连接着外壳;如果大于472,有触电的危险????????????)
特别指出:作为安全电容的Y电容,要求必须取得安全检测机构的认证。Y电容外观多为橙色或蓝色,一般都标有安全认证标志(如UL、CSA等标识)和耐压AC250V或AC275V字样。然而,其真正的直流耐压高达5000V以上。 必须强调,Y电容不得随意使用标称耐压AC250V或者DC400V之类的普通电容来代用。
通常,X电容多选用纹波电流比较大的聚脂薄膜类电容。这种类型的电容,体积较大,但其允许瞬间充放电的电流也很大,而其内阻相应较小。普通电容纹波电流的指标都很低,动态内阻较高。用普通电容代替X电容,除了电容耐压无法满足标准之外,纹波电流指标也难以符合要求。
安规电容是指用于这样的场合,即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危及人身安全. 它包括了X电容和Y电容。 x电容是跨接在电力线两线(L-N)之间的电容,一般选用金属薄膜电容;Y电容是分别跨接在电力线两线和地之间(L-E,N-E)的电容,一般是成对出现。基于漏电流的限制,Y电容值不能太大,一般X电容是uF级,Y电容是nF级。X电容抑制差模干扰,Y电容抑制共模干扰。
简单说,中性线和零线都是从电源的中性点引出来的导线。中性点接地后引出来的导线叫零线,中性点没有接地因出来的导线叫中性线。和大地接通的导线叫地线。
中性点与零点、中性线与零线的区别。
当电源侧(变压器或发电机)或者负载侧为星形接线时,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简称中点。中性点分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简称中线。
如果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而取得大地的参考零电位,则该中性点称为零点,从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为零线。
通常220伏单相回路两根线中的一根称为“相线”或“火线”,而另一根线称为“零线”或“地线”。“火线”与“地线”的称法,只是实用中的一种俗称,特别是“地线”的称法不确切。严格地说,应该是:如果该回路电源侧(三相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则称“零线”;若不接地,则应称“中线”,以免与接地装置中的“地线”相混。
当为三相线路时,除了三根相线外,还可从中性点引出一根导线,即中性点,从而构成三线四线制线路。这种线路中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中性点是否接地,亦称为中性点制度。中性点制度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即中性点接地系统与中性点绝缘系统。而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IT、TT、TN三种,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类。
由以上比较我们还可以得出电网中性点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安全措施,即中性点的绝缘运行方式和中性点的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中性点绝缘运行方式下应做到:①所有用电设备都必须采用保护接地,而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②中性线的机械强度应与相线相同,中性线不允许断开;③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变压器二次线圈额定电源的25%,三相负荷电流不应相差太大,以免影响三相电压的平衡;④杜绝中性线直接接地,低压配电盘必须设置三相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低压电网中的接地故障;⑤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应加装4只避雷器,以防止雷电过电压。 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下应做到:①所有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必须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②在三相四线制的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能混用,即一部分采用保护接零,而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地,但若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则是允许的,因为其安全效果更好;③要求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因为在中性线断开的情况下,接零设备外壳上都带有220V的对地电压,这是绝不允许的。
中性线(零线)和地线的区别。
在工频低压电路中,简单讲他们有结构和原理上的区别。1. 结构的区别:
零线(N):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PE):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2. 原理的区别:
零线(N): 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零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线阻乘以工作回路的电流。由于长距离的传输,零线产生的电压就不可忽视,作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就变得不可靠。
地线(PE): 不用于工作回路,只作为保护线。利用大地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大地,即使发生PE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大地。
其实地线不止保护接地一种,下面介绍地线。
2. 保护接地 为防止人们在使用家电及办公等电子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金属外壳都设有接地线,如其绝缘损坏外壳带电,则电流沿着安装的接地线泄入大地,以达到安全的目的,否则会给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用电规程规定保护接地电阻应≤4Ω,而人体的电阻一般大于2000Ω,根据欧姆定律,绝缘损坏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总电流的1/500,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电压越高,人体电阻越小,也就是说,在大电压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你成了地线,电流回从你的身体上泻下)
3. 防雷击接地 为防止在雷雨季节,高大建筑物,各类通信系统以及架于建筑物上的各种天线和其它一些设施被雷击,需加装避雷针,然后用导线将其引到安装的防雷击接地系统。
将3个电压源的负极性端U2,V2,W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接点,记为N,称为电源的中点。从3个电压源的正极性端U1,V1,W1向外引出的3条输电线称为端线
编辑:admin 最后修改时间:2022-11-04